归档 2023年2月

最后更新于 .

最近的状态不能算是特别好。

其实也不是因为最近下属离职的事情。

也说不好,可能只是个引子。

最近一段话很火,在好几个地方读到,包括上司最近也谈到过。

除了生病以外,你所感受到的痛苦,都是你的价值观带来给你的,而非真实存在。

-- 米兰•昆德拉

其实,我很早就想明白了这件事。

那些精神上的痛苦,基本都是来自于求而不得。

第一次深刻的理解“求而不得”这四个字,是读到一篇分析《天龙八部》的文章。

段誉不想习武、求而不得;
虚竹只想做小和尚,求而不得;
慕容复一心复国,求而不得;
乔峰想为大宋出力带领丐帮匡扶大宋,求而不得,萧峰之后想远离塞外和阿朱浪迹天涯,求而不得,孤身一人想回归故里不问世事,求而不得。

我知求而不得是痴妄,然而以自己当前的年纪,尚未到不惑之年,确实也无法做到心如止水。

况且,大好年华,如果就此无欲无求,似乎也太过暴殄天物。

你看,就是这样。

想要的太多,得到的太少。

老婆最近跟我说,其实周围的朋友,无论之前是创业的,还是在大厂一直打工的,抑或是中途跳槽的,最终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太多,算是殊途同归了。

我无法反驳,但却又心有不甘。

可能普通人的命运就是这样,努力的工作 ...

最后更新于 .

这几天被N+2的事情搞得心烦意乱。

碍于公司的政策,也不能在这里多说什么,但是又总觉得不吐不快,想要写点什么。

眼看的时间已经接近24点,距离睡觉时间还有不足半个小时。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自己确实比年轻时还是自律了些,起码可以做到0点30分之前睡觉,并且已经保持了几年。

想想自己年轻的时候,写代码一旦投入起来可以不管不顾的搞到4点多,第二天还要8点多起床继续上班。

当然如果运气好第二天是周末的话,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睡到12点,然后和老婆一起去吃早午饭。

其实还有更夸张的时候。

腾讯实习期间和herry一起住的时候,是睡到下午4点才起床觅食的。😂

想想时间过的真快啊,一转眼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

现在每天早上7点就要爬起来和他一起吃早饭,要是起的慢了还要被老婆骂不给儿子做个好榜样。

吃完饭准点出发去送儿子上学,一路说说笑笑,然后目送他消失在学校教学楼的拐角。

往回走的时候,就会想,可能一闭眼,一睁眼,儿子就长大了。

时间啊,真是足以彻底的改变一个人的一切。

想想当年自己都还是毛孩子的时候,压根就没法想象自己能当爸爸,该怎么当爸爸。

然而,现在却已经是既定的事实。

人是会变的。

我在大学的时候第一次喝同学给的咖啡,速溶的,大晚上12点多。

然后那晚上我就没睡着。

我已经忘了我的脑子当时是怎么想的,乃至于我要在半夜12点喝咖啡了。

不过从那之后,我就正式开启了我的咖啡之旅。

不知道是因为后来喝的多了,还是因为从小跟着爷爷喝绿茶锻炼出来的抗性,我对于咖啡的提神效果彻底免疫了。

后来了解到了星巴克,就一直喝拿铁,并且坚持了很多年。

曾经也尝试过别的口味 ...

最后更新于 .

离职还是留下?

其实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人会在一家公司工作一辈子,所以大家最终都会离开。

离开才是常态。

那么,真正的问题应该是什么?

为什么离开,什么时候离开,离开去哪里?

关于离职原因,有人曾经给出如下的解读:

1.钱没给够。

2.心受委屈。

听起来似乎都是说得过去的。

只是钱到多少算是够,身在职场,谁的心能不受委屈呢?

对于离职这件事情,我自己始终认为,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即:

对你的长期发展是否有利。

这里的【长期发展】不一定是指职业发展,也可能是生活,比如家庭陪伴,或者享受人生。

如果对于长期发展有利,那么即使短期钱少一点又怎样?哪一家初创公司前期不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

如果对于长期发展有利,那么即使受点委屈又能怎样?古人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

有人可能会说,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每次跳槽都涨30%的工资,我为什么不走?

但是,我可以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

相比你工作十几年后的工资,工作前几年的工资只是九牛一毛。

当然,大家可以认为有幸存者偏差,或者与互联网行业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有关,这些确实都有可能。

那我们只看这种选择方式带来的后果。

我曾经面试过一个连续5年,每年跳槽一次的人。

我问他为什么要每年都跳槽 ...

最后更新于 .

ChatGPT最近可以算是火出天际了。

可能是因为互联网行业太久没有新东西了,导致似乎所有人都想趁这波热度分一杯羹。

有卖号的,有包装个app收订阅费的,也有用AI写故事赚稿费的。

其实想想也可以理解,毕竟鼓吹了多年的区块链、元宇宙一直没有什么直接落地的产品,这次ChatGPT这么大动静,难免不让人不心动。

说说我自己对于ChatGPT或者说AI的理解吧。

这几天我一直尝试在使用ChatGPT解决我工作中的问题。

举例来说:

上下级关系是否是同事关系?

这些以前我都是用搜索引擎来检索,然后反复对比核查的内容,现在AI都可以直接告诉我答案,并且比搜索引擎更加准确。

就拿刚刚的问题来说,大家可以用Google搜一下,相信你是很难找到明确的回答的。

但是ChatGPT明确的给出了答案,并且还给出了原因。

image-20230217233938958

是不是非常的方便呢?

其实除此之外,我还尝试了很多能力,比如生成周报中每周思考,效果也是很好。如果你和他多聊一会,让他多一些上下文的话,他甚至会在思考中加入你之前跟他聊的内容,看起来更像你真人的风格。

但是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前段时间有研究学者在呼吁的问题:

过度依赖AI可能会导致人类降智。

Google搜索虽然提供了搜索结果,但是还是需要人脑进一步的筛选,对比,检查等,所以其实对于人类知识与智慧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但是AI则直接给出了结果。

这就像我们在做人才培养的时候,采用提问引导的方式来帮助对方自己找到答案,还是直接丢给他答案让他照着做。

这其中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否认AI的作用,尤其是即使你否认也没有用了。

这就跟当年计算机横空出世,人脑的计算速度就是再也比不过电脑一样。

我认为在未来:

AI将成为第一生产力工具 ...

最后更新于 .

一个人知道的越多,能接触到的不知道的东西就越多。

而幸运的是,大部分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我们是不知道的。

将我们自己的认知比作一个圈,圈外即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我们能接触到的不知道的东西,只是圈的表面部分,而圈外那些大部分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我们甚至连它们的存在都无从知晓。

这个世界很广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这个世界变得特别好奇。

30岁之前,我的世界基本是被技术填满的。

从web到游戏,从c++到python、lua、js、c#,从设计模式到系统架构,从打工到独立开发再到合伙创业。

再到后来,管理工作的比重逐渐增加,开始对管理技能感兴趣,学习了中外一大堆管理的书籍和课程。

到今天,我发现我想了解商业,了解金融,了解投资,也想了解哲学。

看到豆瓣评分8.5分以上的书籍就想收藏起来,想着以后一定要看。

现在收藏夹里已经密密麻麻放了一堆。

倒不是没有去看,而是以目前阅读的速度,要看完也要很久。

时间变得越来紧张。

下班回家和周末总想多陪陪孩子,经过过去这几年,发现孩子长大的速度真是快,似乎就是一眨眼的事情。

虽说心甘情愿,但是留下的可支配时间毕竟还是少了。

之前有过一段时间的躺平摆烂,空闲时间连续通关了好几款游戏,部分还达成了白金。

但是后来想想还是不能这么早就进入这种状态,虽说希望渺茫,还是要为未来争取一下。

于是空闲时间还是想拿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看看书 ...

最后更新于 .

实习

为什么是我?

很多人都以为找工作是大四才开始的事情。

然而真相却并非如此。

2008年~2009年毕业,当别的同学在辛苦的投简历面试的时候,我已经将整整一年的时间花费在腾讯实习了,而毕业后也顺理成章的入职了腾讯,对于找工作的压力和紧迫感是一点都没感觉到。

我记得2008年夏天的时候,辅导员找到我,说有几家公司过来招实习生,问我有没有兴趣试一下。

我当时其实也没有想那么多,但是潜意识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好事,所以当即就答应下来。

经过几轮面试后,我如愿拿到了腾讯和柯达的实习offer。

我们先在这里暂停一下,看一下为什么这么好的事就轮到我头上了呢?

一、为啥辅导员推荐我,不推荐其他人呢?

其实答案也比较简单,因为辅导员认识我。不光认识我,而且接触的机会还挺多,因为自己在院学生会做实践委员。不光接触机会挺多,对我的印象应该还不错。因为虽说这个职位事情不是太多,但好歹每次交代的事情,自己都有认真去做并且结果也不差。

这就有了第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起码得出现在名单上。要是名单上都没有你,那第一轮就出局了。

但是名单上的人很多,凭什么推荐你?

当然,如果没有名额限制的话,那大家就都一样,全都被推荐。

但是如果有名额限制就不一样了,辅导员也要考虑自己推荐出去的人的质量,要是太差而被招聘单位投诉到他的上级的话,那自己的前程都得受影响。

所以这个时候,辅导员必然要从名单里面挑些绩效(成绩)比较优秀的。

我在大一拿甲等奖学金,大二拿乙等奖学金(对 ...

最后更新于 .

这段时间在尝试写一本书《从技术到管理:可复制的职业发展之路》。

其实已经写了几天了,这才敢在博客里公布出来。

之前之所以不想公布,一是内容没有想清楚,二是也怕自己最后写不出来。

这几天把第一章节写完了之后发现全部写完好像问题也不大,所以就索性公布出来了,正好也算是大家为我做个监督。

按照目前的进度,希望完成时间能在5月底之前吧。

以下是本书相关的介绍,虽说项目readme中也有,不过还是在这里放一遍吧,方便查看。

简介

本来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写一本体系化的从技术转管理的指南。

然而确定了这个主题之后,只写完了大纲,然后就迟迟没有动笔了。

后来有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市面上这类体系完整、论证严谨的书籍已经很多。论专业我必然不如这些大师和前辈,那我再重复写一本类似的书籍的意义何在呢?

如果要写,就写点不一样的但是也能给大家提供帮助的内容吧。

所以这才最终确定下来这本书的主题:一位互联网从业者的真实职业发展之路。

而这本书的目标也就相应做了调整:

  1. 对自己过去的技术和管理体系做一次系统的梳理。
  2. 把自己这些年的真实经验沉淀下来分享给大家。包括自己面临过的困惑、挑战、选择,以及当时应对的方法、过程和结果。
  3. 有些可能并不被所有人认可的概念和方法论,我也希望能够尽量真实的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对于具体的组织结构,也做了如下约束:

  • 一级标题是一个章节。
  • 二级标题是一个大的时间段。
  • 三级标题是一个主题,而不应该是一个时间段,当然主题的顺序建议按照时间顺序来。
  • 四级标题是某个观点。

目标受众

  • 想要了解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道路
  • 想要晋升为管理人员,不知道如何达到要求 ...

每日归档

上个月

2022年12月

下个月

2023年3月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