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 2024年11月

最后更新于 .

我自认为自己是个共情能力很差的人。

从学生时代开始,我便很难理解别人的想法,甚至没有意识到每个人会有自己不同的想法。

这一点其实到工作了5、6年才开始改变。

我后来才意识到这种能力叫做“共情”。

很显然,我缺乏这方面的天赋。

但另一方面,这一点也有给我带来好处,即:

我深刻的认识到,不要妄自断定他人的想法。

因为做不到,所以会更加慎重。

但是这种慎重,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会一点点的被消磨掉。

因为多写了几年代码,因为是团队的管理者,因为创过几次业,因为读了几本哲学书,就不自觉地开始自我膨胀起来。

再之后便觉得自己的共情能力逐渐提升了上来,开始对他人的处境指指点点。

虽然我也已经是中年人了,但是我对于中年男人的一个特质深恶痛绝,那便是:好为人师

因为以为做得到了,所以反而轻浮了起来。

我一直想要找一个具体的例子,但是迟迟没有结果。

直到今年玩《黑神话·悟空》,当看到迷你猪八戒从金铙中爬出来时,这种反差感让我惊喜不已;八戒在金箍棒旁边的独白和表演,终局的美猴王对决,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让我忍不住热泪盈眶。

那时我突然想到,外国人玩到这些地方时,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吗?

即使他们读过西游记,听说过孙悟空和猪八戒?

拓展开来,今年美国大选,中国人民对其也显得格外关注。

当我们在谈论民主党与共和党,特朗普和哈里斯、拜登时,即使网上的信息如此公开透明,我们真的和美国人民的理解是一致的吗 ...

最后更新于 .

前几天跟同事1-1,又聊到了最近就业环境差的问题。

回想十多年前,整个互联网的就业环境并不是这样的。

那时候,员工跳槽想的更多是收入要再涨一些,职级要再高一些,而从来不会去想,离职了可能会找不到工作。

我将那段时间称为互联网的黄金时代。

不过时间总会向前,旧时代也总会落幕。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现在的就业环境就是大不如前了。

且不说离职后能否找到工作的问题,仅仅是能否安稳的留在公司都是个未知数。

问题最后还是落到了一个点上:如何才能避免被辞退的命运呢?

在这个具体的问题上,我所推崇的“向内求”的理论,虽然有助于自我成长,但似乎并没有办法给予对方太多实际的帮助。

继续讨论下来,对方提到了老生常谈的“不可替代性”。

即:要提升自己在公司的不可替代性。

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类似于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没有错,但也没有用。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公司里没有哪个人是不可替代的。

前几年疫情解封,一大批公司撤换了CEO,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有奥迪的CEO、Grab的CEO。

一家公司的CEO都可以被换掉,一个普通的员工有什么资格称自己不可替代?

所以,场面上,我还是会跟大家强调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是我内心其实是不认可的。

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困扰着我,直到某天在偶尔间获得了转机。

以下是我在某公众号中看到的一段文字:

工作的本质是交易,我们在用自己的时间和才能,通过一家公司,与市场交换金钱。
公司产生的原因是人们直接和市场交易成本太高,公司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就这么简单。
大家可以把公司理解为“平台”。当你感觉这个平台的交易成本比较高的时候,那你可以考虑离职 ...

最后更新于 .

我个人一直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炒股的天赋,后来也没有加强过这方面的训练,财运也一直不算好,所以,我个人对于在股市里赚到大钱是不抱什么希望的。

但是前几年读李笑来先生的几本书时,我认同了如下观点:

笃信逻辑。

所以,我还是想用真金白银验证一下自己逻辑的可靠性。

毕竟

停留在嘴上的认知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点,科技每天都在进步,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自己身处互联网行业,却不参与其中,总感觉会有些遗憾。

最后一点就是,人生重在体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还是想要去多尝试一下。

所以,前天晚上,我将富途里趴了几个月的现金,全都买成了股票。

之所以会趴几个月,是因为自从上次把股票卖出后,就一直对炒股提不起兴趣了,所以就一直没怎么管他了。

先说下过去几年自己的炒股操作吧。

首先是持续了一年的定投,最终的收益还不错,算是对定投策略的一次验证。

再之后是两次短线操作,一次小米的su7发布会,一次苹果的AI。两次的结果也都还不错。

再然后就是前几天的操作了,一共买了5只股票,我来讲一下选择的逻辑。

首先是美股的微软、苹果、谷歌。

  1. 最近特朗普竞选成功,其美国优先的政策大概率会提振美股。
  2. 微软、苹果、谷歌都是比较稳健的公司,且我对其产品的使用频率也极高,因此比较熟悉。

其次是港股,选了小米和腾讯。

之所以选择港股,是因为中国最近对经济发展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

最后更新于 .

最近郑州大学生深夜骑行至开封的新闻频繁刷屏。

前几天相关新闻的关键词基本都是青春、热血,甚至于有老师在群里批评这群人不务正业,还被截图举报,遭受了处分。

有人质疑共享自行车跨市是否会给自行车出租公司带来额外运营成本时,自行车出租公司还发文称问题不大。

只不过才几天时间,舆论风向就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各媒体都在抨击骑行队伍侵占行车道路、影响公共交通、占用公共资源,自行车出租公司也开始发文倡导大学生不要夜骑跨市。

我去看了一眼骑行队伍的照片。

好家伙,黑压压一片自行车,硬是把五车道的公路变成了一车道。

以青春为名,行自私之实。

而那些在网上叫嚷着青春、热血的民众们,大概率怕是不住在郑州和开封的吧,所以才会如此大言不惭的慷他人之慨?

当然,网络上的各种事件频繁反转,大家已经屡见不鲜了,只是这次事件又让我想起另一件事情来。

那是疫情解封没多久,深圳开始举办一场马拉松比赛,需要封闭几条主干道路。

这对日常出行还是造成了不少影响。

在我开车绕道的时候,就忍不住抱怨了几句。

此时车上的老婆有不同的观点,她认为,虽说举办马拉松对于居民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对于提升深圳的社会影响力是有帮助的,长远来看,也会对未来的发展有正面影响。

老婆一直很为别人考虑,所以我对此是理解的,但并不能完全认同。

表面上,这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但是往深了看,却是关于个人权利的保护问题。

有家才有国,还是有国才有家?

我们从小被教育为个人要服从集体,小集体要服从大集体。

然而我从小就对这个结论存疑,但是却找不到反驳的依据。

直到后来看到经典的有轨电车难题,就是选择撞死5个人还是1个人那个问题 ...

最后更新于 .

最近公司组织培训,需要提前自测一下舒伯职业价值观,我测出的结果如下:

成就动机,经济报酬,安全稳定

该结果是以优先级从左到右排序的。

刚拿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我看着其中的“经济报酬”和“安全稳定”两项,心里想这种测试结果是否会对团队成员产生不好的引导,让他们感觉自己的manager是个注重物质,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但随着我三个条目放在一起审视,我发现这个结果整体是自洽的。

成就动机,代表精神需求;经济报酬,代表物质需求;安全稳定,代表达成目标的方法。

爱情我要,面包我也要;现在拥有的我要保持,还未拥有的我也要得到。

像星爷的电影里说的:“我全都要”。

听起来是不是过于贪心了一点?

且听我慢慢道来。

年轻的时候我读过一篇文章,里面告诉我:“做人要做楚留香,而不要做独孤求败。”

文中的内容我已经忘记了,但是按照我这么多年的理解,大概原因如下:

  1. 独孤求败只有一个,大部份人是做不成独孤求败的。
  2. 即使做成了独孤求败,只专注于追求一个目标并获得如期的收益,人生也未必会很快乐,甚至会很空虚。

我不知道读者是否认同这两个道理,起码我自己是十分认同的。

关于第一点,做一个领域的顶级人才确实是极难的。

在金字塔的顶端,每往上前进一步,都需要花费金字塔中部或底部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心血,况且每个人的天赋有差,付出的努力能否有回报还是两说。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工作也好 ...

每日归档

上个月

2024年8月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