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下载: https://zforce.pdapp.net/download
欢迎大家下载体验~
作者是 创业.
发布于 in最后更新于 .
作者是 创业.
发布于 in最后更新于 .
作者是 创业.
发布于 in最后更新于 .
届时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最后更新于 .
其实第一次创业在技术上还是有不少历史问题的,所以在第二次创业就趁机做了很多弥补,下面详细说一下。
直接列在这里
centos 6.5 x64 -> centos 7.5 x64
mysql 5.5 -> mysql 5.7
redis 2 -> redis 4
python 2.7 -> python 3.7
django 1.6 -> django 2.1
protobuf 2 -> protobuf 3
老版本有很多的问题,比如mysql5.5的性能问题,redis的dump性能问题,python2的中文处理问题,django1.x系列无法自动migrate,protobuf 2的default混乱问题 ...
作者是 创业.
发布于 in最后更新于 .
转眼间已经接近半年了。
18年12月份开始筹备二次创业的事,光组团队就折腾了4个多月,才终于把团队成型。
美术同学的招聘比较顺利,刚好是之前专门做像素画,也刚好想要跳出舒适区,挑战一下自己。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客户端主程的招聘就没那么顺利了。前前后后换了几个,中间甚至还遇到过薪资都已经谈好了,入职当天有临时要求加薪导致离职的。
不过好在最终还是找到了合适的人,才得以保证近几个月项目终于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
服务器端当然就是我自己写了,由于游戏的特点,服务器端其实是相对比较简单的。
但同时我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策划。
你问我为什么不单独招一个策划?
说实话,我们在另外一个项目里尝试过这种方法,但是发现当产品的基调都没有定下来的时候,底下的策划很难去真正理解并细化你的想法。
所以,我宁可自己多辛苦一点,也要把这个游戏做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
值得庆幸的是,正因为如此,我才真正有机会能在和研发/美术一次次的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思路,并且碰撞出新的火花。
当然,做策划远比我要想的复杂,尤其是这种创业团队的策划。
一开始,我发现自己很难去确定哪种特性是好的。
具体的粒子就是,两个美术效果,我很难确定哪一个更合适,即使确定下来,也很难给出原因。
因为这是一个很综合的评估标准,而且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它并不像程序代码一样,有绝对的正确结果。
而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分析了下原因:
第一个和第二个原因其实是相关联的 ...
作者是 创业.
发布于 in最后更新于 .
上一篇文章已经提到过,自己最近在做第二次创业。
至于再次创业的原因,等下次有机会跟大家聊,这次先整理一些和创业相关的工具。
这是自己以前整理的第一次创业时使用的工具: 给创业者整理的工具
时过境迁,很多工具都可以替换或者升级了,所以通过这边文章更新一下。
代码托管的选择其实蛮多的:
经过了深入比较后,最终选择了 coding 来做代码托管,速度很不错。就是功能上少了点,比如分支保护等都没有。
当然,等项目做起来之后,可以通过 gitlab 搭建自己的代码托管服务器。
作者是 创业.
发布于 in最后更新于 .
前段时间有朋友问我:创业这几年对你改变最大的是什么?
我想了半天,说道:应该是思考的角度。
只要涉及到团队,员工离职就是一个永远逃避不了的问题。
创业这几年,不停的有人入职、离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多快的建立起来,有可以多快的消失掉。
而作为团队的leader要做的,就是通过 感情、成长、利益、希望 各种方面,将这段关系维持的尽量长一点。
之前,我一直在想,中小型的公司,即使能够一直还不错的活着,最终影响员工选择离开的是什么?
当时我得出的结论是:生活
在深圳,即使以腾讯这个规模的体量,也无法确保员工的薪水能够在深圳买的起房子,而仅仅只是能够提供部分无息贷款的方式。
那么小公司呢?
我想到最后,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小公司要自己成长到足够的体量,足以让核心的老员工们,最终能够达到足够的财务自由。
然而,现实远要比想象精彩。
我忘记了还有理想这回事。
最难挽留的离职,不是太累,也不是没前景,也不是薪水低,而是理想。
就像我当年离职创业一样,并不是任何加薪之类的方式可以挽留的了的。
其实慢慢的,当公司足够强壮的时候,即时是leader级别的人离职也渐渐不会对公司产生多大的影响了。
而我一直相信并且也一直在被验证的事情就是:
每一个离开的人,都在让这家公司变得更好 ...
作者是 创业.
发布于 in最后更新于 .
之前一直是在用bitbucket来做代码托管,因为它的服务器在国外,所以客户端提交大文件的时候慢的跟蜗牛一样。而我们服务器是直接使用tag来进行部署,有时候代码拉不下来也非常痛苦。
正好这次bitbucket提示我们客户端代码已经超过1G,一旦超过2G就无法再push新代码,所以就狠心自己来搭建了。
代码肯定是用的gitlab,版本是7.9。一开始用的7.8,好像对中文支持有bug,后来又升级的。
8.x系列好像部署起来更简单些,也尝试了一下,感觉太傻瓜了导致各种配置路径都不知道在哪,所以还是决定使用7.9。
因为git本身的特性,迁移代码也没费多少力气。
小伙伴们用了新的git服务器之后,普遍反馈速度快的都不习惯了,哈哈。
其实之所以把这件事情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事情是有着超过其本身的意义的。
那就是:公司已经成长到可以投入一些成本到一些原本第三方能够解决的服务上了。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当公司处于生死边缘挣扎时,是不会去理会这种事情的。
同样的,我们的统计服务也越来越完善,而之前常用的友盟基本已经抛弃不看了。
我昨天在朋友圈发了个状态:
苹果说:要有光,于是世界有了光。
说实话,也只有苹果敢这么强势了。说是6月1号之后必须支持IPv6,我们版本6月2号就因为这个原因被打回。
而因为我们的网络底层是直接操作的原生socket,所以没法直接使用ios提供的封装库。不过这个最后还好,https://tools.ietf.org ...
作者是 创业.
发布于 in最后更新于 .
之前有句很火的话: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听起来梦想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对啊,万一中头奖实现了呢?
然而我想说的是:
梦想,一文不值。
其实,之前也一直有类似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想到合适的话总结出来。
正好今晚和媳妇没事看一起看了《我是路人甲》这部电影,思路也有渐渐清晰了一点。
在这部电影里,几乎所有人都有梦想,然而正因为所有人都有梦想,所以梦想才变成了一个极其廉价,一文不值的东西。
老人会告诉你,年轻人,一定要有梦想。
于是这个年轻人就如醍醐灌顶般拥有了梦想,之后就要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了?
听起来就好像,上帝说要有光,这个世界便有了光一样简单?
然而这显然是没用的,我们从小就知道:
太容易拥有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轻易拥有的东西,基本都是不值钱的。
而那些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才真正有价值,比如财富,比如真爱,比如自由。
正因为梦想的来的轻易,所以,我才说它廉价。
而更进一步,我想说。
不只是梦想没有价值,为梦想而奋斗这件事同样没有价值。
大部分人,听一趟励志课,看几篇心灵鸡汤,都足以刺激他去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个几天,几周,或者长一点,几个月 ...
作者是 创业.
发布于 in最后更新于 .
《创业这件小事》这个系列也是很久没写了,一是确实没有时间,二是如果不是真正的干货,写出来也没什么意思。
我刚特意去看了一下《创业这件小事(六)》的写作时间,1月26日。
而在这7个月里,确实自己很多的东西都已经改变了。
其实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我一直在摸索,自己的管理风格到底应该是偏向“严”还是偏向“慈”。
过去我一直把握不准,所以很多事情上也能看得出来。
比如基本不辞人,都是员工炒老板鱿鱼。
比如有时候却会在晨会上责骂人。
很纠结,很矛盾。
只是渐渐的,在经历过这么多的人和事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这种情况的原因。
而结论就是:
我太在乎小弟们说我是个好老板,还是差老板了。
只是最近,我终于想明白了:
我根本不需要你喜欢我。
我需要我的合作方喜欢我,我需要我的投资方喜欢我,可我为什么需要一个我给发着工资的人喜欢我?
想想当年没创业的时候,都以为创业是古惑仔混黑社会,讲兄弟义气。
但实际上是,有钱赚的时候别人才跟你讲兄弟情义;辛苦的时候别人只会催你每月要发的薪水。
所以事情就变得特别简单了:
我想在晨会上拍桌子,那是我乐意。
我想跟大家吃饭唱K,那也是我乐意。
我不需要跟你解释什么,你愿意跟着干,苦点累点,我可以承诺万一公司成了,绝不会少你的。
但是你要是不愿意干,我也不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