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郑州大学生深夜骑行至开封的新闻频繁刷屏。
前几天相关新闻的关键词基本都是青春、热血,甚至于有老师在群里批评这群人不务正业,还被截图举报,遭受了处分。
有人质疑共享自行车跨市是否会给自行车出租公司带来额外运营成本时,自行车出租公司还发文称问题不大。
只不过才几天时间,舆论风向就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各媒体都在抨击骑行队伍侵占行车道路、影响公共交通、占用公共资源,自行车出租公司也开始发文倡导大学生不要夜骑跨市。
我去看了一眼骑行队伍的照片。
好家伙,黑压压一片自行车,硬是把五车道的公路变成了一车道。
以青春为名,行自私之实。
而那些在网上叫嚷着青春、热血的民众们,大概率怕是不住在郑州和开封的吧,所以才会如此大言不惭的慷他人之慨?
当然,网络上的各种事件频繁反转,大家已经屡见不鲜了,只是这次事件又让我想起另一件事情来。
那是疫情解封没多久,深圳开始举办一场马拉松比赛,需要封闭几条主干道路。
这对日常出行还是造成了不少影响。
在我开车绕道的时候,就忍不住抱怨了几句。
此时车上的老婆有不同的观点,她认为,虽说举办马拉松对于居民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对于提升深圳的社会影响力是有帮助的,长远来看,也会对未来的发展有正面影响。
老婆一直很为别人考虑,所以我对此是理解的,但并不能完全认同。
表面上,这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但是往深了看,却是关于个人权利的保护问题。
有家才有国,还是有国才有家?
我们从小被教育为个人要服从集体,小集体要服从大集体。
然而我从小就对这个结论存疑,但是却找不到反驳的依据。
直到后来看到经典的有轨电车难题,就是选择撞死5个人还是1个人那个问题,我看到一个解答,才让我豁然开朗。
如果我们认为每个人的人权为1,那么5个人就是5,1个人就是1,5大于1,因此个人要服从集体,没有任何问题。
可如果我们认为每个人的人权为∞,那么5个人是∞,1个人也是∞,5个人的人权与1个人的人权是相等的,所以个人并无必要服从集体。
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在工作生活的很多场景下都会有新的指导原则。
比如选择方案时,少数不一定要服从多数;比如开车在路上时,公交车并不因为乘客多就比小轿车有更高的路权;等等等等。
回到大学生夜骑的话题上,且不说夜骑到底算不算青春,就且算是青春,因自己的青春而扰乱别人,是否是应该被允许的?
夜骑大学生有夜骑的权利,郑州和开封的民众也有自己的正常生活的权利,不能因为夜骑的大学生群体足够庞大,或者因为戴上了一顶青春的帽子,就可以随意对其他人的权利进行侵占。
让子弹飞一会。
当权利被侵占的人群开始发声,当那些心智觉醒的民众为权利被侵占的人群开始发声,大学生夜骑被禁是必然的结果。
那么,关于我和老婆讨论的深圳马拉松比赛呢?
当深圳隔了不久又举办第二场马拉松,又再次封路影响大家的日常通行时,我老婆也忍不住抱怨了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004年3月14日下午,国家正式把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写入宪法。
在那一刻,我们彻底觉醒了对于私人财产的保护意识,但是对于私人权利的保护,怕是依然任重而道远。
附:
既然聊到青春,我也说一下当我提到青春时,第一个想到的场景是什么吧。
那是大学时,有一年武汉下暴雨,整个城市都淹了。
当时我们一众学生刚从本部实验楼下课,准备返回工学部的宿舍楼。
一路狂风暴雨大作,等到快到宿舍楼时,我们发现水已经到腰部了,😂。
这时候打伞还有个毛用,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上衣一脱,伞一收,狂奔着就一起向宿舍楼跑去。
路上还吓到了一个经过的女同学,可能以为遇到了返祖现象了吧,😂。
为什么称其为青春,因为我知道,当时的心境,现在再也不可能有了。
现在下暴雨我会想什么呢?想车子会不会被淹,房子会不会被淹,会不会影响上班工作等一系列很现实的问题。
正因为再也回不去了,所以才叫青春啊!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