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 2022年2月13日

最后更新于 .

内卷这个词,现在在国内应该算是非常火了。
然而,最近对于某些被内卷修饰的案例,我总是隐隐约约觉得哪里不太对,但是又不太肯定。

所以,我这几天研究了下内卷这个词的由来,最终在维基百科上找到了比较靠谱的答案:内卷化

这里将定义摘抄如下:

内卷化(英语:Involution)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也翻译为过密化,用以形容社会文化重复劳作、发展迟缓。内卷化出自拉丁语词汇“involutum”,原意是“转或卷起来”,因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美国人类学家亞歷山大·古登威澤爾、美国社会学家克利福德·格爾茨等人的使用而闻名。格爾茨的内卷化概念借由印度裔汉学家杜赞奇、华裔历史学家黄宗智等人的使用引入中国农村研究,在中国学界引起争议,内卷化概念现今是中国学界影响较广、提及频率较高的概念之一。

虽然有定义,但是理解起来还是一头雾水。
所以推荐大家有时间还是去看下维基百科下面的具体案例,尤其是关于“毛利人的装饰”的案例,理解起来会容易很多。

这里,我仅谈谈目前国内所指的内卷。

我以为:内卷,指的是未产生额外整体价值的竞争。

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茴字的三种写法。
原本,茴字一种写法足矣;但如果一个组织的所有人都不得不去学习茴字的三种写法,但却并没有额外的作用,那么,此时的现象,就是内卷。

什么叫做未产生额外整体价值呢?
即多学会两种写法,并没有使得组织的效率或者质量产生任何提升。因此站在整体上来看,这样的竞争属于内耗,是有害无利的。

那么是否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价值呢?
也不能这么绝对 ...

昨天

2022年2月10日

明天

2022年3月15日

归档